德江:10万余亩油茶为乡村振兴“加油”添彩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油料树种,是生态和经济型优良树种。德江县位于黔东北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地理条件和天气特征情况适合油茶生长,是铜仁市油茶拓展发展地区之一。
从1970年开始,土家儿女们便一直有种植油茶的习惯,但受限于油茶品种参差不齐、科技含量不高以及养护不到位、销售路子不佳等,现有油茶树产量低、效益差,严重制约着油茶产业化发展。
近年来,德江县立足资源禀赋,在绿水青山中找到金山银山,因地制宜采取“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进一步延长油茶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使得油茶成了当地农户的“绿色银行”。截至目前,全县油茶种植培养面积达10万余亩。
2022年,德江县引进贵州果果语录山茶油有限公司(下文简称“果果语录”),同年6月底正式投入生产,其占地面积有11亩。果果语录的建成,标志着德江县拥有首个大型油茶高标准化精深加工公司,有效打通了农产品与市场衔接渠道,为德江油茶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提供了支撑,促进了当地油茶全产业链提质增效。
“油茶果一定要细致挑选,才可能正真的保证茶油质量!”4月9日,在果果语录油茶榨油车间内,干燥好的油茶籽正从密闭储存罐内自动传输到冷榨冷提车间。崭新的生产线上,去石机、清洗机、烘干机、色选机马力全开,茶籽经过剥皮、筛选、烘干、榨油、冷榨冷提等十余道工序后,变成一瓶瓶健康茶油,准备销往全国各地。
“我公司茶油生产主要以订单为主,今年一季度生产了40多吨成品茶油,已销售15吨,销售额达200多万元。”该公司茶油加工厂厂长任鹏说,加工出的产品涉及食用和药用,主要销往广东、浙江等地。
“颗颗油茶籽,滴滴茶油香。”该公司董事长马文才说,将油茶果变成食用油后,能提高15%左右的附加值。
事实上,油茶全身都是宝,不仅能生产出纯天然绿色健康的高档食用油,而且是食品、制药、化妆品工业的重要优质原料。
然而,“养在深闺人未识”仍是茶油面临的现状,其在大众消费市场任旧存在局限性,要改变这一现状,在他看来,油茶市场潜力巨大,延长产业链是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走的道路。
就马文才而言,他想到的最好办法并是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研发出多种类型茶油产品,提升产品附加值,让傩乡油茶走出大山,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今年1月,该公司成功与贵州油菜研究所、贵阳学院达成合作协议,依据市场导向,开发出更加多元的产品,推动油茶产业结构化升级。
随着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的入驻,油茶产业在保护了青山绿水的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土家儿女发展油茶的积极性。
四月春暖,沿着果果语录继续向西前进,驱车绕过崎岖山路,进入到平原镇坳田村的1000余亩油茶基地里,远远眺望,一排排油茶树仿佛一条条绿色地毯沿着地势起伏;近看,工人们正忙着进行春管,给油茶树除草施肥。
自2016年以来,坳田村以养殖肉牛而闻名,成为了当地名副其实的小康村。对当时引进油茶发展特色产业,很多人不愿过多尝试,时任坳田村副主任的董勇也是靠养牛走上了幸福小康路。
但考虑到村里的产业单一,2016年,董勇在国家红利政策的激励下,率先种植起油茶。发展之初,董勇辗转难眠,苦于没有油茶种植经验,油茶产量不佳。
为此,他自费到各地取经学习油茶种植、管护等方面的技术,这些年,在他的精心管护下,油茶长势慢慢的变好,产量也逐年提升,让30余名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务工的愿景,还带动当地100多户农户种植了500余油茶,实现年收入在3万元以上。“这片油茶让村民们有工可做,有钱可赚,大家积极性可高了。”董胜笑着说。
45岁的坳田村村民牟钦朋,在董勇的技术指导下,40余亩油茶也在2022年收获了4500公斤油茶。
曾几何时,为了生计,牟钦朋不得不背井离乡外出务工。“得知董大哥发展油茶产业后,我便收拾行李回家跟着创业了。”谈到如今的收获,牟钦朋笑呵呵地说,“很满意,不仅离家近可以照顾家人,每次我管护或收获完后,还会到董大哥基地去务工,这又是一笔收入。”
“与油茶打交道有6年了,销售渠道上一直存在困难,但现在有公司上门进行收购,我们的销售有保障了,发展起来更有信心了。”一旁的董勇接过话茬,这些变化,不能离开政府的扶持,现在就想把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更好,带动更多的村民致富。
“初衷就是带领更多的群众增收致富。”果果语录董事长马文才说,考虑到全县的油茶低产植株较多,产量低而不稳定,我们还建成了一个油茶培育基地,给予已发展的油茶户或有意向发展油茶的群众种植、管理等方面的技术支撑,把服务做到油茶种植户的家门口,让他们没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