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情绪:安全感
百度搜索安全感,给出的定义是:安全感是对也许会出现的对身体或心理的危险或风险的预感,以及个体在应对处事时的有力无力感,主要体现为确定感和可控感。
我个人对安全感的理解是,安全感是一个人对他的行为和他的需求满足之间因果关系的掌握,就是一个人清楚自己采取什么行为,能够很好的满足他的需求,那他就会有安全感,也会有自信。比如小婴儿,他知道哇哇大哭能轻松的获得食物、拥抱和关注等他需要的东西,那他就会有安全感。比如我们走在马路上,我们大家都知道人行横道绿灯亮时车会停下,那我们就会有安全感。
在这里必须要格外注意的是,安全感是来源于行为与需求满足之间的因果关系,而不是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因为很多行为导致的结果对个人能否顺利生存毫无意义。我们应该关注的是“怎么做才行”,而不是“怎么做不行”。
比如教育孩子,当他犯错时我们批评他,告诉他这样做不对。但是如果没有告诉他怎样做才对,那对他建立安全感毫无帮助。因为他不知道如何去做才可以满足自己的需求。一味地批评指责会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产生怀疑,从而自卑胆小、畏手畏脚,什么都不敢做。
如果一个人缺乏安全感,那么他的潜意识中会认为周围到处都是危险、威胁,关键是他还不知道应该如何去做才可以好好地在这样一个世界上生存,所以每天生活得都非常辛苦,担心、害怕、恐惧、焦虑……一言一行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上面说到,我认为安全感来源于个人的行为和需求满足之间的因果关系。所以要获得安全感,我们该从源头出发,在生活中寻找和建立这种“怎么做才行”的因果关系。
我们每个人活着就有需求,这是生物的本能。我认为,我们活着就为了满足需求,不论我们是不是意识到。马斯洛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认为每个人都有生理(食物和衣服),安全(工作保障),社交需要(友谊),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我们的身体通过情绪传递需求,但识别需求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一种原因是需求在表达过程中,经常以非常隐蔽的方式被包装起来,将原本正常的内心需求给一层层包裹隐藏起来。另一方面,需求在被对方接收的过程中,经常被对方误读或屏蔽掉。
俗话说“女人心海底针”就是这一个道理。识别需求,要求我们停下来、觉察自己。要摆脱杏仁核的控制,用理性来与自己对话,问自己“我/他想要什么?”“我/他关心什么”“我/他担心什么”。
一切需求的满足,最终都要落实到行动上,即实践出真知。当需求明确了,就应该马上行动。在一次次行动中,寻找能够很好的满足自己需求的行为,从而建立起行为和满足需求之间的“怎么样才可以行”的因果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