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沟村的“铁牛”不一般
不久前,在内蒙古巴林左旗西沟村,发生了一件“怪事情”:春耕正忙,身为西沟村村支书的武春林,却每天都要往外村跑。
“不跑不行啊,本村外村都要兼顾。最忙的时候,周边三四个村子同时都在用我们的农机具。”武春林说。
2022年5月,为壮大村集体经济,西沟村利用三峡集团援助的59台农机具,成立了一家农机服务企业。武春林也因此多了一个新身份——农机服务企业负责人。今年春耕,在优先满足本村使用的前提下,农机服务企业把业务拓展到了周边的几个村。跑市场、协调耕种进度、解决农机使用中出现的很多问题,武春林忙得不亦乐乎。
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村生产力的重要基础,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习指出,要把发展农业科学技术放在更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三峡集团援建的农机库里,整齐停放着数十台农机具。“有捡石机、覆膜机、收割机、脱粒机、捡膜机,从耕到种再到收,全都是根据土地实际的需求‘量身定制’。”聊起村里的这些新成员,三峡集团派驻西沟村驻村巴雅斯古楞如数家珍。如今,看着这些农机具在村内村外往来穿梭,百姓们纷纷称赞:“种地挣钱两不误,西沟村的‘铁牛’不一般。”
说起农业机械化的好处,在西沟村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2020年,三峡集团援助的全覆膜双垄沟播种植技术(以下简称“全覆膜技术”)开始在西沟村大面积推广。看到昔日看天吃饭的旱田,变成了旱涝保收的高产地,西沟村年逾八旬的刘老太动起了重新种地的念头。
刘老太算了一笔账:自家的10多亩旱地租给别人种,每亩地每年只有不到100块钱的租金收入。如果自己种,使用全覆膜技术,每亩地每年产的谷子至少能卖到1000块钱,收入前后差了至少10倍。
刘老太想种地,不仅是看到了农业技术赋予土地的价值,更是因为农业机械化带给她的信心。农机服务企业成立后,只要在村里的微信便民群里预约,机器就能开到自家的地里干活。2022年,春种秋收,刘老太依靠大铁牛就把粮食收回了家。
现在的刘老太逢人便说:“现在种地可不比从前,全都用上了机械,我这八十多岁的老太太也没问题。”
农业机械化,大大降低了农业生产的劳动强度,解放了生产力,也为西沟村标准农田建设和土地的规模化经营打下了基础。今年年初,西沟村把村子的一千多亩零散旱地流转到村集体名下,统一出租给种植大户种植。康国安租下了其中 400多亩,用来种植向日葵。
然而,第一次来到西沟村考察的康国安,对土地情况并不满意。“400多亩地,其中大概一百亩是遍布石头的山坡地,耕种难度大,对农作物的产量影响很大。”康国安说。但最终西沟村完备的农业机械让康国安下定决心,“落户”西沟村。
今年春耕前,农机服务公司使用捡石机,把康国安租种的山坡地里的石头全部捡了一遍。“村子里有自己的农业机械,用起来放心、踏实。今年春耕犁地、耙地用的也都是村里的机器。”康国安说。
趁着春耕期间难得的休息间隙,西沟村村民马国民赶往农机库,练习农用无人机的操作。“再过两个月,村里的庄稼喷洒农药就要用,不抓紧学可不行。”马国民说。
马国民是西沟村的一名脱贫户,之前常年在建筑工地打工。村里的农机服务企业成立后,既会驾驶,又懂维修的马国民,成为了专职农机手。今年年初,马国民通过培训考取了《植保无人机系统操作手合格证》。
“无人机飞起来,1小时可以喷洒农药150亩,比起地上跑的拖拉机,至少要快上10倍。”马国民介绍说。
农业机械化,在改变农业生产方式的同时,也给农民带来了新的收入来源。从春耕到田间管理,再到秋收,掌握了全套农机具使用的马国民,大半年的时间在地里都有活干。“一年忙上八九个月,能有个七八万块钱的收入,很满意。”
6月初,历时一个多月的春耕已进入尾声,西沟村村支书武春林粗略算了下,农机服务企业共计耕种土地1000多亩,为村集体增收7万余元。
不仅种了地,而且挣了钱,这样的变化让种了20多年地的武春林感慨万千:“农业机械化是农民的渴望,过去也是我们这儿农业生产的短板。如今这个短板补起来了,农民种田‘一颗汗珠子摔八瓣’的情景慢慢的变成了历史。”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