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年报]振新生物(832576):2023年年度报告

发表时间: 2024-05-30 22:56:42 作者: 产品知识

  一、 公司控制股权的人、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本报告所载资料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二、 公司负责人岳新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岳新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侯艳红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四、 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五、 本年度报告涉及未来计划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公司对投入资产的人的实质承诺,投资者及有关人员均应当对此保持充足的风险认识,并且应当理解计划、预测与承诺之间的差异。

  六、 本年度报告已在“第二节会计数据、经营情况和管理层分析”之“五、公司面临的重大风险分析”对公司报告期内的重大风险因素做多元化的分析,请投资者注意阅读。

  未按要求披露的事项:申请匿名披露公司前五大客户公司及前五大供应商公司,公司前五大客户公 司名称分别改名为:客户一、客户二、客户三、客户四、客户五。公司前五大供应商企业名称分别改名 为供应商一、供应商二、供应商三、供应商四、供应商五。 理由:由于行业市场之间的竞争激烈,为保障公司自身权益,履行公司在合作约定中的保密义务。

  公司主营业务为有机氮源培养基及有机碳源培养基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 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 年修订)》,公司从事的微生物培养基行业暂未完全适用其中的行业分类,谷 物磨制行业属于“C13 农副食品加工业”;根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T/T4754-2011), 公司所处的行业分类为:农副食品加工业(代码: C131)中的谷物磨制(代码:C1310)子行业。振新 生物是一家生物发酵培养基制造企业,主营业务为有机氮源培养基及有机碳源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主 要产品有发酵豆饼粉、发酵豆粕粉、发酵黄豆粉、发酵花生粉、发酵玉米粉、发酵棉籽蛋白粉等。 公司通过深入研究生物发酵企业的产品、工艺、菌种特性,及其发酵代谢途径、合成机制、催化特 点,按照类别做多元化的分析,准确地对培养基中的重要营养成分来优化调配,将培养基的生产与发酵代谢 调控紧密结合,使培养基中的营养成分与发酵产品的生产的基本工艺需求及产物表达原理更匹配。可调控的酶 催化及全细胞催化技术的应用,使得振新生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多元培养基的制备,满足生物发酵企业对高品质 产品类型的多样化需求。公司采取(BtoB)企业对企业的直销模式来开拓市场,收入来源主要是产品营销售卖。 报告期内,公司的商业模式较上年度没发生变化。

  1、 货币资金同比减少 71.40%,原因为年末支付原材料款项,账面资金减少; 2、 应收票据同比增加100%,原因为2023年末已贴现但未到期的银行信誉较低的应收票据。2022年末 无此类票据; 3、 预付账款同比减少50.05%,原因为2023年订单量下降,公司采购原材料相应减少,且部分预付账款 调整至另外的应收款,故预付款项也随之下降; 4、 另外的应收款同比增长1,108.71%,原因为其他应收款中大部分款项为预付原料款,因农产品特性需要 预付货款且为锁定单价,公司预付货款后因市场萎缩,销量下降,原料需求量一下子就下降,预付款较 多且未能收回,故将预付款项调整至另外的应收款,公司将积极收回资金; 5、 存货同比减少 49.49%,原因为因为需求量下降,公司年末备货量降低,故存货同比下降; 6、 短期借款同比减少 31.82%,原因为2023年9月份归还中行贷款50万,2023年12月归还农行焦作 分行贷款300万元; 7、 其他应该支付款同比增长1,148.36%,原因为因公司与中国农业银行的300万贷款,担保人焦作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集团有限公司与农行授信续约等原因,该笔贷款由焦作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集团有限公司代 偿,故短期借款减少,其他应该支付款增加; 8、 未分配利同比减少241.16%,原因为本年营收下降幅度较大,且因材料单价、运输成本上涨,营业成 本增加,故净利润大幅下降,造成未分配利润减少; 9、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同比减少35.29%,原因为营收下降幅度较大,经营成本增加,净利润下降 幅度较大,故归属于母企业所有者权益下降。

  1、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9.22%,原因为2023年度客户产量下降,市场需求下降,订单减少,故营业收入 下降; 2、经营成本同比下降 13.05%,原因为市场需求波动,营业收入下降,导致经营成本同比下降; 3、销售费用同比增加30.93%,原因为2023年度为开辟新客户,差旅费、车辆费增加。 4、管理费用同比下降11.29%,原因为2023年度公司为开源节流,业务招待费、车辆费减少 5、财务费用同比下降27.60%,原因为2022年底,公司新增农行贷款300 万,2023年末归还,造成本 年度财务费用利息支出上升幅度较大; 6、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增加 550.17%,原因为本期较期初计提的已贴现但未到期的应收票据坏账准备增 加12.25万元,另外的应收款坏账准备较期初增加230,276.19元; 7、盈利同比减少291.56%,原因为本年营收下降幅度较大,且因材料单价、运输成本上涨,利润下 降; 8、净利润同比减少306.64%,原因为本年营收下降幅度较大,但因材料单价、运输成本上涨,利润下降。

  1、华中地区营收同比下降65.2%,毛利率同期减少12.51 个百分点,原因为2023年该地区客户用量同 比都呈下降趋势,产品及原料结构无变化,受全年营收下降影响,产品单位成本增高,故毛利率下降。 2、华东地区营收同比下降86.23%,毛利率同期减少11.78个百分点,原因为2023年该地区客户用量同 比都呈下降趋势,产品及原料结构无变化,受全年营收下降影响,产品单位成本增高,故毛利率下降。; 3、华南地区营收同比增加437.45%,毛利率同期上升4.21个百分点,原因为华南地区客户单一,销量 较小,单位成本受原材料成本影响较大。 4、西南地区营收同比下降52.8%,毛利率同期减少37.4个百分点,原因为西南地区客户单一,单位成 本受原材料成本影响较大。 5、西北地区营收同比增加32.50%,毛利率同比减少18.19 个百分点,原因为该地区客户主要位于新疆, 2023年度客户用量增加,营收增加,但因总体产品单位成本较低高,故毛利率下降。主要客户情况

  1、报告期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加142.11%,变动原因为报告期公司购买商品支付的 现金下降幅度较大,因大部分为 2022 年度支付的预付款,流入与上期基本持平,流出下降幅度较大, 造成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为增加; 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加86.53%,原因为2023年厂房大修投入资金41万余元,办公 楼维护资金6万余元,购买设备及其他投入3万余元。2022年无大修费用,仅为购买设备投入资金; 3、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同比减少 135.68%,原因报告期公司取得的借款减少,筹资活动流入现金 减少,造成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减少。

  2023 年度,公司前五大客户的出售的收益 15,135,719.04 元, 占公司同期出售的收益的比例为95.37%,相比于上年同期前五大客 户销售收入所占的比例增长了 7.07 个百分点。由于公司对前五 大客户的销售占据营业收入的比例相比来说较高,如果部分客户经营情 况不利,降低对公司产品的采购,公司的营业收入增长将受到 较大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在稳固与现有重点客户的合作伙伴关系的前提 下,坚持进行市场和客户开发,不断拓展新的销售区域和新的 销售客户,延伸公司产品线,减轻对主要客户的依赖程度,降 低客户集中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业务规模不断壮大,公司积累了丰富的行业 经营管理经验,治理结构得到逐渐完备,形成了有效的约束机 制及内部管理机制。公司完成股份制改造之后,企业内部控制 明显加强,公司制度也更完善,任旧存在诸多内部控制的问 题,比如关联交易,投融资管理。这成为公司长期持续发展的内 在隐患。 应对措施:公司挂牌后完善了内部控制相关的制度,为公 司的长期发展提供良好的内在基础。当前公司在积极的推进相 关制度的实施。

  公司 2023 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2,536,212.09 元,报告期末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 29,653.17元,公司在经 营期间现金流较上年增加,经营状态稳定,但若公司不能在 提高营运能力的同时获得公司发展所需的资金,逐步的提升融资 能力,将会对公司发展构成比较大的制约。 应对措施:一方面开拓多方融资渠道,引入外部资金,利 用公司现在存在科技型企业模式吸引银行科技贷,科技贷的资金成 本较低,用资渠道公司正规,财务成本相比来说较低并规范。二是 加大企业回款力度,和下游客户精密对接产品的同时,协商回 款的周期,对上游客户放慢付款速度,提高资金流的利用率。 三:盘活资金,做活资本市场。降低资金偿还的风险性,提高 公司制作运营能力。

  2023 年,公司对大客户前期垫资较多,使得公司在现金流 的压力增大;目前公司管理团队的建设与业务迅速增加还不匹 配,并且针对因公司业务快速扩张所带来的经营风险,公司还 未建立起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且缺乏相关经验。 应对措施:公司将提升客户回款率,加强人员管理及制度 执行方面的深层建设工作。

  (一) 股东及其关联方占用或转移公司资金、资产及其他资源的情况 报告期公司无股东及其关联方占用或转移公司资金、资产及其他资源的情况

  公司以上受限资产占总资产比例较小,均由公司银行贷款抵押、质押形成,不影响公司日常资金正 常周转和主营业务正常发展,对公司持续经营、管理层稳定均不产生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