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利润暴增2倍!民用碳纤维龙头起飞了
国产碳纤维行业存在“有产能,无产量”的现象,进口碳纤维依旧占据了我国碳纤维市场的绝大部分,国产替代大有可为。
2022年一季度,中复神鹰实现营业收入4.6亿元,同比大增229%,归母净利润1.18亿元,同比增长200.8%。
中复神鹰成立于2006年9月,是一家专门干碳纤维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对外销售的产品主要为碳纤维。
碳纤维是一种碳含量在 90%以上的高强度高模量纤维材料,耐高温性能居所有化纤之首,作为新一代纤维,碳纤维密度低,质量比金属轻,强度却是钢铁的 16 倍,既具纤维的柔软性,又不失碳材料本征的固有属性,这就是它的价值。碳纤维目前被大范围的应用于航空航天、风电叶片、体育休闲、能承受压力的容器、碳/碳复合材料、交通建设等领域。
全球碳纤维行业起步于上世纪 60年代,2004年以后,随技术的成熟和成本的下降,全球碳纤维市场进入全面扩张时期。而我国的碳纤维行业几乎和日美等国家同时起步,但由于相关知识储备不足、知识产权归属等问题,发展缓慢;同时,日本、美国等国家对碳纤维核心技术形成垄断,我国碳纤维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平整体落后于国外,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发展止步不前,不足以满足国家重大装备等高端领域的需求。2000 年以来,国家加大对于碳纤维领域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伴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国内碳纤维行业在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产业化程度快速提升。
公司于2013年在国内率先实现了干喷湿纺碳纤维的关键技术突破,建成了国内首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千吨级干喷湿纺碳纤维产业化生产线;与国内绝大部分碳纤维企业采用的湿法纺丝相比,干湿法纺丝速度是湿法的3—4倍,同时,用干喷湿纺纺出的纤维致密性好,体密度较高,可制成高性能碳纤维。
目前中复神鹰已经系统掌握了碳纤维 T300 级、T700 级、T800级、M30 级、M35级千吨级和 M40 级、T1000级百吨级技术。以公司2020年碳纤维产量 3777.21 吨来看,占国内总碳纤维产量的比例达20.98%,排名国内碳纤维产量第二位。
公司规模化发展提速,新增产能正快速释放,在国内碳纤维市场总体依旧呈现供不应求的背景下,产量增长有望显著促进公司业绩向好。
截至2020年底,公司碳纤维产品产能仅连云港基地3500吨/年、产量3777.21 吨;2021年上半年,西宁年产10000吨高性能碳纤维及配套原丝项目部分投产,公司新增产能2000/吨年、达到5500/吨年,产能增幅57%。同时,依据公司募投计划,2022年3月,西宁年产万吨项目将全部建成、剩余8000吨/产能也有望逐渐投产,公司产能将再度扩容约145.5%。
2020年,我国碳纤维需求达4.88万吨;应用大多分布在在风电和休闲体育领域,需求占比分别为41%和30%。相比全球而言,国内碳纤维市场较2019年增长达 29%,远高于全球3%增速。
但从国内碳纤维供给层面来看,由于较多国产碳纤维企业尚未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生产线运行及产品质量不稳定,国产碳纤维行业存在“有产能,无产量”的现象,进口碳纤维依旧占据了我国碳纤维市场的绝大部分。
2020年,国内碳纤维需求中,进口碳纤维供应量为3.04 万吨、占需求量的 62%,国产碳纤维供应量仅为 1.84 万吨、占需求量的38%。2020 年下半年以来,碳纤维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战略物资,日本、美国加强了对碳纤维出口中国的政策管控。
2020年12 月22日,因日本东丽子公司出口碳纤维流入了未获日本《外汇及外国贸易法》许可的中国企业,日本经济产业省对该公司实施了行政指导警告,要求东丽子公司防止再次发生此类事件,并彻底做好出口管理。
2021年2月24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了行政命令,在联邦机构间展开为期 100 天的审查,以解决四个关键产品供应链中的漏洞,这中间还包括碳纤维,主要目标是增强供应链的弹性,以保护美国免于未来面临关键产品短缺。
根据《2020 全球碳纤维复合材料市场报告》,风电领域供应端和需求端两头在外(碳纤维和应用客户)的程度大约是 85%,整体国内制造商与下游应用厂商仍有巨大的空间。从全球来看,航空航天碳纤维需求占比约 15%,大幅高于我国航空航天碳纤维需求占比的3.5%,国内航空航天碳纤维市场还未完全打开。
国产飞机正处研发关键阶段,碳纤维行业亟待扩大生产力,国内的主要研究项目是大型民用飞机C919,以及宽体客机C929,前者复合材料用量占结构质量分数的12%,后者预计不少于30%,如果进入批量生产后,碳纤维的需求将会激增。
从全球产能份额来看,美国、日本依旧领跑全球,在行业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大陆地区紧随其后,达到17%左右的份额。其中日本、美国供给头部市场比例远超其他几个国家或地区,两者作为碳纤维研发的领军者,发展较早,而且工艺技术完备,产品性能好,在下游应用端拥有品牌效应,具备垄断优势。
世界主要碳纤维生产企业有日本的东丽、东邦、三菱,美国的Cytec、Hexcel,德国的SGL,土耳其的AKSA等企业。国内领军企业主要有中复神鹰、光威复材、吉林碳谷等少数几家,竞争格局良好,未来将极大的受益于国产替代,确定性和能见度都非常高。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