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玉陶粒:从作坊生产到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的“蝶变”
把一个高污染、高耗能、高劳动强度的粗放型产业改进成为安全健康、环保达标、精细制造、文明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产业;由一种原始作坊化的生产模式逐步转化过渡到自动化和数字化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成立20余年来,垣曲县刚玉陶粒有限责任公司努力推动陶粒产业的发展和壮大,实现了从作坊生产到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的“蝶变”。
垣曲县刚玉陶粒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刚玉陶粒)创建于1998年,是一家集石油压裂支撑剂(俗称陶粒砂)科研开发、生产销售和市场服务于一身的企业,其产品专业用于石油天然气、页岩油气、煤层气地下能源的开采压裂技术,属于新型材料行业。该公司旗下设有陶粒研究所,是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A级网络供应商与战略合作伙伴,也是国内陶粒产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先后被授予“高新技术企业”“企业技术中心”“山西省智能制造试点企业”等称号。其自主研发和生产的“刚玉”牌系列新产品以质量优良、规格齐全、服务非常周到而享誉国内外,能满足各种不同油(气)岩层的压裂技术需求,具备高难和特殊规格陶粒的研发和生产实力,被中外重点油气田广泛采购使用,荣获“山西省著名商标”。
陶粒制造曾经属高污染、高耗能、高劳动强度的粗放型产业,但由于产品涉及国家能源开发战略的需求,一直被保留。在“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背景下,陶粒产业面临迫切的转型升级。为此,刚玉陶粒于2019年启动实施了年产10万吨陶粒数字化生产线的改造项目,会同科研机构、自动化和软件公司设计了一套数字化生产线的改造方案。
据了解,该项目在优化传统陶粒制造工艺的基础上,分别在磨粉、造粒、窑炉烧结和均化包装4个车间使用了博图、Sptep7、Mirouin编程软件和WinCC上机位系统,实施监控和操作,以实现整条生产线全程数字化控制,在全国乃至全球陶粒生产线行业属于唯一的独创,具有自主产权。“由于陶粒产业的特殊性和局限性,国内外均无标准的自动化设备和控制系统软件,我们唯有‘摸着石头过河’,先从自动化做起,打好基础,建好平台,然后再沿着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路径,逐步对接升级。”刚玉陶粒相关负责人说。
目前,该项目已完成了第一阶段任务,初步实现了各车间和工段数字化区域和区块的数字化控制和连接。第二阶段计划于2020年实施整条生产和公司各部门的互联互通,实现两化融合。第三阶段计划在水到渠成的条件下,建立企业自己的数据库,然后上云计算,进入大数据时代。“公司实施的年产10万吨陶粒数字化生产线改造项目是在没有先例、没有标准、没有可参考和示范的背景下,走出了一条独创之路,目前已取得了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的阶段性成果,给公司能够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十分明显。”企业负责人和记者说,“特别是2019年被省工信厅评定为‘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试点企业’,给予公司上下很大的鼓舞。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坚定不移地把‘智能制造’进行到底,在为行业转型发展提供示范的同时,积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标注明确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加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