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唯一造蒸汽弹射器的公司并没有倒闭但只剩一本“使用说明”
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公开表示计划“重启蒸汽弹射器的生产”,这一言论在专业圈内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和讨论。在国内,一些人甚至开玩笑称“美国唯一能造蒸汽弹射器的公司已倒闭,而在北京的分公司则变成了国有企业”。然而,事实上,这个说法并不完全准确。
曾经唯一能制造蒸汽弹射器的公司,是美国的巴布科克·威尔科克斯公司(简称巴威公司,英文简称B&W)。此公司历史悠远长久,已有上百年,它最初是一家锅炉制造企业,主要生产火电站和核电站使用的锅炉,以及各种工业设施的锅炉。巴威公司依托这一些产品,建立了非常赚钱的业务。
蒸汽弹射器作为锅炉制造业的一个衍生产品,最早起源于二战后美国的军事需求。巴威公司通过技术创新,成为了这一领域的独家供应商(最初的技术来源是英国)。蒸汽弹射器的市场需求量较小,但对技术方面的要求却非常高,因此市场上没有第二家公司能够与其竞争。
巴威公司生产的蒸汽弹射器系列,包括了C-11、C-7和C-13系列。其中,从“小鹰”级常规航母开始使用的C-13系列,一直被后来的美国航母所采用。例如,“尼米兹”级航母的前几艘使用的是C-13-1型,而后几艘则使用了C-13-2型。此外,法国的“戴高乐”级航母也配备了C-13系列的缩短版本——C-13-3型。
那么,为何会有“美国唯一能造蒸汽弹射器的公司已倒闭”的说法流传呢?实际上,这是对事实的误解。巴威公司最后一次生产蒸汽弹射器是在20年前,当时“尼米兹”级航母的第十艘——“乔治·布什”号下水。这之后,美国海而选择了电磁弹射器,用于新一代的“福特”级航母。因此,巴威公司从20年前就已经失去了蒸汽弹射器的市场。
不过,巴威公司依然是一个稳健的企业,特别是在民用领域。尽管蒸汽弹射器的业务没有了,但巴威公司在锅炉制造领域依然赚得盆满钵满。特别是它在美国和欧洲的发电站锅炉市场,订单满满,未来几年内都没问题。因此,巴威公司并未因为失去蒸汽弹射器业务而倒闭。
事实上,巴威公司并没有完全放弃这一业务领域。它在2000年拆分出了一个专门负责防务业务的子公司——BWXT(BWX Technologies)。此公司目前主要为美国海军制造核潜艇和航母的反应堆锅炉,并且在商业核电站领域也有很强的业务表现。即便如此,巴威公司仍然非常活跃,尤其是在锅炉制造和电站相关领域。
至于巴威公司在北京的分公司,确实变成了中国的国有企业。北京巴威公司成立于1986年,最初是中美合资企业,后来在2018年完成美方股权回购,转为全资控股,并成为中国的国有独资企业。其主营业务依然包括电站锅炉、工业锅炉等领域的研发和制造,在中国的民用市场非常活跃。
说到特朗普宣布重启蒸汽弹射器的生产,这对于巴威公司来说是一个相当困难的任务。因为巴威公司早在20年前就已经停止了相关业务,生产线和技术团队早已解散。那些曾经参与过蒸汽弹射器生产的工程师,要么已经离开了公司,要么早已退休,甚至有些人可能已去世。就算美国军方决心将部分老工程师召回,所能找到的也只是零散的技术资料和历史遗留问题,真正的生产的基本工艺和技术已不复存在。
重新启动蒸汽弹射器的生产,比几十年前从零开始研发还要难。许多核心技术已丢失,而且当时所依赖的工业体系和设备早已不再存在。在巴威公司解散蒸汽弹射器业务之前,他们将所有与蒸汽弹射器相关的使用和维护工作,交给了美国海军,留下了一本“详细的使用说明书”,这可能是如今美国军方能找到的唯一宝贵资源。
总的来说,想让一个美国的锅炉制造商重新开始生产蒸汽弹射器,几乎只能从头开始。甚至有可能需要从基本的生产原料和元素周期表开始重新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