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小米造车成功的底气不是钱而是拥有AIot生态
小米也造车了,听说滴滴也要造车?原来这些都是汽车周边的服务商,或者家电,手机的制造商,现在都来造车了,市场真的需要那么多车?车真的就那么好卖?真的是到了汽车产业转型的风口?
环伺周遭,几乎人民人人都有车,处处都停车难。中国汽车保有量2000多万辆,已居世界第一,还要增长到5000万辆?1亿辆?短时间内不大可能,现在卖车有多难大家都知道?
可以肯定的说,这么多资本峰涌而入造车,冲的是存量市场不是增量市场。重要的是,真的是汽车产业转型的风口来了。
未来一段时间内,汽车市场,只能说是一个换量的市场而不是增量的市场。即油车换成电车的风口,有近3000万辆的缺口,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网络公司要造车的原因。
在换量的市场上,根据乘联会公布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0年,新能源汽车已经占据整体汽车市场接近10%的份额,中国新能源汽车已连续3年超过100万辆销量。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指出,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将在2025年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
到2030年,或可达到60%,并且,这一个数字还会持续增长,直至油车被淘汰。
在电动造车的1.0竞争时代,40+新势力进入电动车领域,经过2-3年的时间考验,现在还剩下蔚来、理想、小鹏、威马、哪吒、零跑等等七八家实现了量产。电动造车的2.0竞争时代,阿里、腾讯、百度、美团和小米、恒大这些新势力与互联网巨头都纷纷下场造车,油车的市场越来越小了。
整个造车市场形成了,传统造车主机厂,造车新势力,互联网巨头三足鼎立的局面,可以说电动车的竞争进入了2.0时代。传统制造厂如BBA,大众,吉利等纷纷推出自己的电动车发展的策略和品牌,如吉利新推的全新品牌“极氪”;造车新势力也血洗到只剩蔚来、理想和小鹏的头部实力;互联网巨头则创立了全新的“智己”“小米汽车”等项目。现在应该是进军了群雄并起的战国时代,电动车竞争进入了2.0时代。
2.0时代和1.0时代最大的不同,就是大资本直接下场,亲身肉搏,如雷军所说的那样“赌上自己的所有荣誉”。ALL in,全力梭哈了。
小米公司本身是一家生态科技公司,早已在出行场景方面有超前布局,比如平衡车、滑板车、电动摩托车、电瓶车,再往上投资过蔚来,理想,形成你中有发,我中有你的状态。现在小米自己向下造车,能加强完善自己的物联网布局,形成完整生态。
电动车的核心是软件,无人驾驶、智能驾驶等,这些不能离开软件开发。这也是网络公司、科技公司像苹果、华为能快速切入汽车市场的原因。
在小米宣布造车时,雷军说,我们有钱,亏得起;雷军宣布造车最大的底气是钱吗?是他们有1万多名工程师;是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品牌;以及诚恳中透露着不少皎洁灵光的情怀,说,搭上一生所有的荣誉不惜一战。
这都不是小米造车的底气,这只是基础,小米最重要的底气是,小米有生态米粉的支持,有强大的AIot生态。
可以肯定的是,小米造车肯定还会像小米手机一样,为年轻的用户更好的提供性价比最高的产品,造人人买的起智能汽车。有点像当年,油车领域的吉利。
至于造车的方式,什么样的都行,怎么方便怎么来,无论它是整车入场、供应商入场、解决方案入场亦或是服务入场。代工有可为,自建工厂亦有可为,执行的顺序不同,难度不同。蔚来汽车、小鹏汽车,如今便是代工+自建工厂的混合方式发展,要看每个企业的情况,真的不能说那个最好,适合最好。
以小米目前拥有的5G通讯能力、整合能力、系统优化能力、数据服务能力、架构/运算能力、出货能力,造车成功问题不大。
小米造车的盈利逻辑并不是传统的制造、销售、售后、零配件为主,而是销售及其他周边服务为主。这套逻辑与小米手机一样。
小米此次入局造车,最大的优势可能就是进一步的完善米家的生态链,从家居智能向出行智能发展,最后再通过智能办公,把消费的人从居家、出行到工作的全场景全方面覆盖,打造完整的智能生态链。使用过全屋智能的小伙伴一定有一个感知,就是一旦智能就无法出圈,会慢慢的深入其中,比如:回家灯会自己点亮,离开房间没人了灯自己管,上班离开家以后扫地机器人自动启动,回家前热水器、电饭煲自动加热。夜里起来上厕所,卫生间灯光提前点亮,回到床上之后,卫生间灯光自动熄灭……
从小米拿到的汽车方面的专利看,大多分布在在三个方面:智能座舱、行车安全和硬件方面。在三电系统、无人驾驶等智能汽车的核心领域,并没有过多的技术积累,这也代表着小米在汽车制造方面需要更加多生态整合。
雷军的顺为资本投资了蔚来和小鹏两家新能源车企,通过小米手机与两家车企的智能汽车实现互通,在车辆互联的场景探索和应用方向上,达成了很多合作。小米要造车,两家经验比较丰富的造车新势力也将为小米提供很多资源和经验。
智能座舱技术是与用户非间接接触功能,同时也是与其他汽车品类建立辨识度的重要功能。小米智能座舱专利涵盖了车载音响、导航、增强现实等多种涉及智能交互方面的专利。这应该是小米造车的强项技术,同时也是最让人期待的地方。
无人驾驶是汽车未来布局的重要一步。小米第一辆车,必需直奔完全无人驾驶,通过OTA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动驾驶的能力。完成一条从环卫、物流、园区等L4低速场景着手切入,逐渐扩张至安防、零售、特种应用等场景,最终实现车规级L3产品及高速开放L4场景落地的发展路径。
小米汽车要从智能迈向智慧,使之形成万物智联格局,智能属性逐渐超过车辆属性,还有豪华社交标签。
小米智能生态生活,把出行的场景加入进去,比如在车机上就能够正常的看到家里的情况,随时通过车机的语音助手可以指挥家里的家居设备,当智能锁检测到关门,车库里车辆空调自动打开,车辆开启自动一公里自动泊出功能,无人驾驶到小区门口,你上车后,车机会向你报告今日工作备忘……这种万物互联的感觉是小米汽车所要打造的。
1. 独一无二的生态覆盖能力。小米是唯一的一家打通日用智能家居的企业,轻工业产品、轻电子科技类产品多有覆盖。目前的统计是,连接到小米AIoT平台的IoT设备数量2.89亿台,具有连接小米AIoT平台的五台或更多设备(不包括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的用户数量已达到560万,小爱每月有7840万活跃用户,属世界上最活跃语音助手之一;
2. 整合能力。智能生态中,车和手机是一件事雷军发布会的这句话,就是小米的基因强点,从芯片、半导体、屏幕、处理器、操作系统等,小米都有整合能力,拥有强装车能力不在线. 智能座舱的技术储备。截至2021年3月29日,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共有有效专利6758项,其中专利名称、专利摘要包含发动机、导航、车、驾驶、雷达、行驶的专利有211项。(另一说,目前小米集团与汽车有关的专利数达834件,涉及车辆定速巡航、车辆操控、车辆导航、停车信息预测等)
4、智能驾驶方面的优势。小米具有相关的软件技术储备。并还有多重解决办法,比如和Mobile Eye合作,比如和英伟达合作,接着进行算法的研究与推进。
小米汽车是小米整体智能生态的一部分,小米解决的最实际问题是:如何造出一台让小米最核心用户——米粉们喜欢、愿意买的好车。
而小米天生拥有米粉的用户粘性,米粉是一支具有相当购买力的社会中坚力量。对于全球数以千万计的核心米粉圈层而言,这是一件合理想象范围内的事。10年内投入100亿美元,首期投入100亿人民币,雷军“all in一切”的牌桌上,成功不是难事。
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